首页 > 最新动态 > 东南亚电商,还在走中国10年前的老路
最新动态
东南亚电商,还在走中国10年前的老路
2025-07-022


大家好,我是 Kaka,在东南亚深耕两年的本土玩家,经营泰国、越南、马来西亚三个国家。这是我坚持日更的第28天.


今天聊点干的——

为什么我说东南亚电商,还在走中国10年前的老路

以及,东南亚电商还能干几年?



01|东南亚,还在走中国10年前的老路

东南亚现在的电商环境,说白了,就是在补课。

?? 平均年龄不到30岁,6.7亿人

?? 人均GDP刚4000出头,家电、手机、厨房小电器刚需起飞

?? 人均每天上网6小时以上,互联网覆盖80%+

就像我们当年,家家户户换洗衣机、换热水器,网购第一次突破心理防线,大家开始在网上买一切。

所以越南去年电商增长52.9%,印尼的电商渗透率才11%,离咱们现在27%还差一大截。

意味着啥?

每多提升1%,就是几十亿美元的新盘子



02|平台只是一把尺子

有人老问:

Kaka,“要不要上 Shopee?要不要搞 TikTok Shop?”

我说,这些平台就是市场的体温计。


  • 哪个平台份额多,说明用户在哪儿买

  • 哪个平台玩法新,说明那边开始卷

但无论Shopee、TikTok还是以后谁当老大,底层逻辑就一条:

年轻人多,钱包刚鼓起来,愿意买,敢试新。


所以别太神话哪个平台,平台永远只是工具


03|老的“铺货”,还在吃,但开始挑嘴了

很多人靠铺货赚到第一桶金。

只要你懂选品,国内测完还热乎着就搬过来,就能比别人多吃两年。

但别忘了——

老的铺货模式在这里还活得不错,是因为市场刚起步。

等到更多玩家涌进来,消费者眼光一旦变挑,就会和国内一样:

  • 比品牌

  • 比服务

  • 比体验

那时候没做出差异化的店,就慢慢被淘汰


04|这里照样要熬,也一样翻车快

东南亚看似门槛低,好像随便来都能挣钱。

其实翻车的更多。

有些卖家:

仓储选错地,清关被卡

不了解本地禁忌,设计踩了文化红线,货全砸手里

或者盲目压库存,结果热度一过全变死货
这跟国内没啥区别,只是换了张地图而已。

能长期赚到钱的,还是那些跑得勤、反应快、心态稳、供应链柔软的。



05|新的门槛,慢慢在逼近

现在看着还好像2010年,但你别忘了,中国用了10年走过的路,有我们这些出海人的加持,东南亚很可能用3-5年就走完。

未来三年,最明显会出现三个门槛:


用户从便宜到要好用,要品牌

平台从粗放流量到看ROI

政府从放水到管税、管环保、管数据


到那时候,能留下来的,都是有点体系、有点准备的


06|普通人的机会窗口,真的不多了

经常有人问我:

“Kaka,东南亚是不是已经太卷了?”

其实还远没到国内那么卷。

但是留给普通人的窗口期,真就三年左右

一旦东南亚电商的渗透率接近中国,

市场红利就变成强者的游戏。

到时候,

平台给头部更多流量,用户只认品牌,税费和合规一层层压上来,

想裸着跑就难了。


? 最后说句实话

东南亚不是拯救所有人的避风港。

它只是给了普通卖家一辆还能开几年的时光机。


但机会从来不等人。

再犹豫,就要排到第二梯队了。



? 下一篇预告
《15000单,出海东南亚的门槛》

我们用两年踩出来的坑,你十分钟就能绕过去。如果你打算落地东南亚电商,欢迎加入我运营的社群【#思路出海】,我们会不定期分享:
1.马来西亚/泰国本土线下沙龙;
2.公司注册和落地办事流程;
3.Shopee/TikTok小店运营心得;
4.本土线上线下资源共享。
?? 想收到更多一线电商经验??? 搜索公众号:#思路出海,获取最新出海干货!
?? 欢迎点赞、转发+关注「#思路出海」专注海外本土电商圈子



「思路出海」精选内容

一次爆单,可以压垮一个中小团队

出海,是一场穿越孤独与成长的修行

泰国市场攻略:7月12日曼谷沙龙见!

在海外,也有中国电商人自己的沙龙

TikTok改变了我对“出海”的认知,电商不止于线上
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